Apple Vision Pro 初体验¶

Apple Vision Pro 初体验¶

Apple Vision Pro 初体验¶

240223

这一周玩 AVP 大概也有六个多小时了,算是中度体验了,来聊一聊我对这一台空间计算设备的感受。

视觉效果¶

(我的视力情况)我有 200 度左右的近视,我没有隐形眼镜,也没有 AVP 的内置镜片,我感受到的视觉效果会打一些折扣,但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所有界面元素都可以看清。

(AR 效果)透过 AVP 看中距离的现实世界和直接看现实世界区别不是很大,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这一点非常强;但透过 AVP 看手机或电脑的话字会很模糊,而且感觉很难受;此外,如果将自己的手放到 UI 元素的前面,手的边缘会闪烁的很厉害。

(清晰度)当坐着或站着不动的时候,AVP 的清晰度非常高;在匀速走动时,AVP 的动态感受也挺不错的;但是当大幅度不规则移动头部时,比如我尝试戴着 AVP 将充电器插头插到一个比较难够到的插座上时,很短的时间内就感受到了极强的眩晕感,和晕车的感觉差不多,非常难受。

(刷新率)在设备没有发热的时候,刷新率非常高,人眼无法感知到刷新率这个概念;但在设备发热之后能够明显感觉到刷新率下降,给人界面卡顿的感觉。

(全景图片)看了一张用 iPhone 在山顶拍摄的全景图片,我可以说,这是我体验 AVP 最震撼的时刻,没有之一。那种感受完美贴合「身临其境」这个成语,就仿佛我真正站在山顶一样。那一张全景图片我认为比 visionOS 自带的 Environments 还要逼真沉浸。

(空间视频)Apple 以及好多人都多次提到的空间视频我自己倒是完全没有感受,感觉就是 2D + 深度,和平行眼 3D 没有太大的区别,沉浸感并不高;毕竟拍摄的时候也只有单方向的深度信息。我自己更期待未来对 360 全景视频的适配。

(MacBook 投屏)将 MacBook 投屏到 AVP 使用我也试了下,确实很方便,但我得把分辨率调到最低、把窗口拉到最大、而且把界面文字放的很大,才能看清 Xcode 里面的代码,即使这样清晰度也很低;MacBook 投屏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摘下 AVP 看 Mac 屏幕,感觉 MacBook 原本的屏幕清晰度远远高于 AVP 里面的清晰度。感觉没有太大的必要在 AVP 里面用 MacBook。

音频效果¶

(空间感)音频的空间感非常强,进一步配合视觉效果增强虚拟空间的沉浸感。

(音质)我个人感觉音质和 MacBook 差不多,算是挺不错。不需要佩戴耳机这点还是很方便的。而且隐私保护还可以吧,不是离得特别近也听不到 AVP 播放的声音。

交互效果¶

(MR)MR 的设计确实远强于单 AR 和单 VR。人无法脱离现实世界,但也会有想沉浸在虚拟世界的时间段,通过右上角的旋钮随时灵活调整非常的高级。我更看重是那种渐变的调整过程,从现实世界缓缓进入虚拟世界、从虚拟世界缓缓退出,就好像面前有一扇哆啦 A 梦的任意门,我随时可以跨进去、也随时可以跨出来,里面是虚拟世界、外面是现实世界。至于这个中间状态嘛,我自己不是很适应将两种世界融合在一起,一般都是调整为纯 AR 或者纯 VR。

(眼睛看,双指捏)这真的是非常简单易懂明了直观的交互方式。eye tracking 在大多数情况都相当精准,指哪儿打哪儿不是吹牛。不需要手柄的交互方式使得使用者的双手是解放出来的,想做什么都可以。此外 visionOS 在设置里面也提供了 head、wrist、index finger 这三种交互方式,这三种我感觉有机会体验 AVP 的话都可以试一试,挺好玩的。我个人感觉 head 没有 eye 直观,而且移动头部略累,但准确度更高一些;wrist 挺好玩,就跟法师放技能一样,左手指好地方,右手一捏就是点击,非常符合直觉;index finger 感觉不如 wrist 好用。

(用手指戳)眼睛看双指捏的交互虽然熟练之后很易用,但如果是短时间需要频繁点击还是挺累的,比如一个一个字母敲一段话。类似悬空键盘这种手直接伸过去点对于频繁点击来说更舒服,haptic feedback 的音效做的也很爽;不过得二指禅打字,正常敲键盘误触太多。对于长期需要触摸的应用,精度太低:比如把 Freeform 当白板用,断触的现象还是挺明显的。

(Siri)此外就是语音交互,Siri 可以用,但,仅限于一些特定场景吧。我刚上手 AVP,不知道 Control Center 在哪儿让 Siri 帮忙开 Siri 也打不开;用 Siri 关机好像只有一种特定的句子 Siri 能理解。另外语音输入,句子级别很准确,但如果是输入短语的话,还挺难一次就输对的。Apple 生态的语音大模型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啊。我自己的话点来点去觉得有点麻烦了会请 Siri 出来试着救急,但我并不会把 Siri 作为主要的交互方式。

(长按呼出菜单)没有右键,菜单主要通过长按唤出;但长按和点按的冲突很严重。此外,长按进入菜单之后我不太清楚要怎么返回,现在都是看向另一个地方点一下,如果有人知道怎么返回可以教教我w。

(三维物体)我在 iPad 上面体验过 AR,但 AVP 的 AR 可要比 iPad 沉浸太多了。我把 Quick Look Gallery 里面的松饼模型、兰博基尼的车模、polycam 里面的芦荟放到了虚拟的现实世界把玩,那个体验 iPad AR 真没法比。

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

(visionOS)软硬件协同设计确实是 Apple 最在行的手艺,AVP 作为初代空间计算产品,visionOS 的完成度没得说,有多年多端操作系统研发的积累,visionOS 可以说是被 Apple 打磨好之后才推出的,不太有初代操作系统的样子。UI 和 UX 的设计我还都挺喜欢的;各种引导简洁直观,比如 eye/head setup 的引导;各种我想要用到的功能都有,Accessibility 也不缺席。

(visionOS UI)visionOS 的界面设计没太大问题,不过这是建立在 eye tracking 完全准确的基础上的。如果 eye tracking 稍微偏了一点,UI 元素是怎么都选不上,比如想选窗口的叉儿结果只能选到旁边的小横条,急死个人。此外,在没有做适配的界面,visionOS 基于 eye 的交互有待提升:最显著的例子是在 Safari 浏览网页时,由于眼部的高亮和白色的网页背景颜色相近,根本无法确定自己想要选中的位置;而且如果网页缩放调的不大的话,相近的元素很难选中。

(visionOS bug)当然 visionOS 的 bug 也不是没有,空间视频不知道为什么提示因为光线原因无法使用,Google 搜也有不少人遇到一样的问题,但至今没有找到解决方法。

(软件生态)我个人觉得 AVP 生态最核心的还是那些 3D 应用,而不是 2D 的那些。现有的很多应用,主要也都是 2D 窗口在 3D 虚拟空间的呈现,纯 3D 内容还比较少,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去花时间探索。

以及聊一下我现在玩过的几个应用:

visionOS 自带的 Encounter Dinosaur,可以摸恐龙真的很爽,不过因为沉浸感强的离谱,恐龙吼我的时候吓我一跳我背上的冷汗都出来了。此外,刚开始蝴蝶是 3D 的、但荧幕却是 2D 的、恐龙又是 3D 的,感觉 2D 和 3D 的割裂感很强,我个人感觉直接做成 3D 的会更好,不过可能 Apple 更喜欢现实与虚拟融合吧。

visionOS 自带的 Mindfulness,超级解压,打开之后直接进入虚无空间开始漂泊。

第三方应用的 ploycam,3D NeRF 模型的渲染应该是用了更底层的 API 做了双目渲染,能明显感觉到帧率可能只有 20,不过确实逼真。

第三方应用的割绳子,是 iOS 版本的应用,运行在有着全新交互方式的 AVP 上感觉绳子也挺好切的w。

佩戴相关¶

(头带)头带有两种,Solo Knit Band 和 Dual Loop Band。我个人感觉用 Dual Loop Band 只会觉得 AVP 越来越重;Solo Knit Band 舒服一些,也没有重的感觉,但为了防止 AVP 下滑,我一般会调的紧一些,所以感觉长时间佩戴眼眶周围被压的有点难受,但整体的舒适度还行。

(内置镜片)近视或者散光还是得戴隐形眼镜或者订购 ZEISS Optical Inserts,否则视觉效果一定是不尽如人意的。我是近视左眼 275 右眼 175,所有文字都能看清,但稍微有点糊;我同时也有散光,确实也能感觉来有重影。我现在觉得这不是个大问题,但如果新鲜感过去,用的时间久了,即使度数不高,但近视和散光带来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不一致性一定是 AVP 的劝退理由。

(电池)关于需要随身携带的电池,我个人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减轻了 AVP 本身的重量,也没有增添太多的麻烦,电池揣兜儿里不很费事儿,不走动的话也可以边充边用。

(发热)高强度使用,比如长时间的 Mac 投屏还是会微微发热的,但因为眼镜离 AVP 有一定距离,不上手摸是感受不到的;我看 AVP 是带有风扇的,但我在使用过程中风扇应该没有转起来过,或者转了但是我没感受到。不过我估计对于实时渲染的 3D 游戏来说,发热问题会尤为严重,这我并没有测试过。

价格考量与入手意愿¶

从电子产品的角度,考虑 AVP 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制造、全新的交互方式、精度较高和相对完善的使用体验、Apple 靠谱的销售流程和使用支持,我觉得值 3k5 刀、约 2w5 人民币的售价。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 AVP 的使用场景,我个人认为 AVP 不论是用于 VR 还是 AR 都不算是刚需,不像 MacBook,没有电脑我就没法办公,AVP 对于工作和生活来说,现阶段只能属于锦上添花,我个人感觉就跟穿戴式设备差不多。如果售价在 1w 人民币左右我觉得是比较匹配 AVP 的功能性的。甚至说,只考虑 VR 的话,2k 3k 的 PICO 4 就已经挺不错了。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还是挺看好 AVP 的,我认为这的确是极其有潜力的空间计算设备。如果 Vision 系列之后会出新版本并且在国内销售的话,我应该会有入手的想法,不说软件生态建立的怎么样,光是 Xcode + visionOS SDK 应该就够我玩好久的了。

相关推荐

取消手机App自动续费!教程来啦→
bst365官网

取消手机App自动续费!教程来啦→

📅 07-12 👁️ 8230
自学程序员要多久?程序员多久调薪?程序员每天工作多久?
柒鑫棋牌手游app
bst365官网

柒鑫棋牌手游app

📅 07-26 👁️ 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