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的习俗
迎灶神
大年初四迎灶神,有 “送神早,接神迟” 的说法。
送神要大清早,接神在 16 时左右。
到了小年,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神汇报的情况,决定这家人新一年是降灾还是赐福 。
接五路
初四迎接灶神返民间,带来吉祥安康,也是接好运的好机会。
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生活顺遂。
做大岁
在莆田,大年初四还有 “做大岁” 的传统,
仙游地区则是初五,就像大年三十一样再过一次年。
这习俗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已经延续传承近 460 年了 。
祭祖仪式
不少家庭在大年初四举行祭祖仪式,
摆上新鲜果蔬、酒水、香烛,表达对祖先的仰慕和怀念,祈求祖先庇佑家庭平安。
放鞭炮
放鞭炮寓意驱邪避祟,保护家人免受邪灵侵扰,
也是驱赶新一年坏运气的重要方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增添了不少节日氛围 。
赏花灯、舞龙舞狮
初四夜晚,很多地方有赏花灯活动,
五彩花灯照亮夜空,节日氛围拉满。
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热闹的音乐和场景,为新年增添喜庆 。
大年初四吃什么
吃折罗
大年初四,不少地方有吃折罗的习俗。
折罗就是把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寓意聚宝,避免浪费,也是对新一年五谷丰登、生活富裕的美好祈愿 。
吃烙饼卷鸡蛋
初四吃烙饼卷鸡蛋,烙饼金黄酥脆,鸡蛋鲜嫩可口,
搭配起来寓意黄金万两、财源滚滚。
烙饼翻面还有翻身的寓意,希望新年生活和事业越来越好 。
吃粉
南方地区大年初四有吃粉的习俗,
粉条细长顺滑,寓意长长久久、顺顺利利,
盼着新的一年诸事顺利、好运连连 。
吃面条
吃面条也是很多地方初四的传统,
面条细长柔软,寓意福寿绵长、健康长寿,
希望家人健康平安、长寿幸福 。
吃鱼
鱼在传统文化里是吉祥象征,
初四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富贵有余,
期盼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生活富足 。
吃八宝饭
八宝饭由糯米、豆沙、枣泥、果脯等制成,
口感软糯香甜,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一家人一起吃,享受幸福时光 。
喝银耳羹
银耳羹由银耳、红枣、枸杞等熬制,
口感滑润细腻、清甜可口,
有滋阴润肺、美容养颜功效。
“羹” 和 “更” 谐音,寓意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
大年初四的禁忌
忌倒贴福字
平时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
但大年初四要正贴福字,以示迎接新的开始 。
忌打破水碗
初四打破水碗被认为寓意破财、散财,
所以这天要小心,千万别打破水碗 。
忌洗衣物
传说这一天洗衣物会触怒水神,最好别洗衣物,表达对水神的尊重 。
忌午时扫地
午时阳气最重,这一天扫地会把家中财气扫走,尽量不要扫地 。
忌借钱
初四借钱,人们觉得会把自己的财运借给别人,最好别借钱给他人 。
忌出远门
大年初四是迎接财神和灶神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不适合出远门 。
忌摔坏东西
过年打碎东西被视为不吉利,影响一年气运。
要是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家人会说 “碎碎平安” 来化解 。
大年初四的这些习俗和禁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