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制备工艺
压片过程,由于压片机速度快,含有较多细粉的颗粒在压缩过程中,空气来不及排出,当压力解除后,片剂内部的空气膨胀,弹性复原造成裂片。
解决方法:
在崩解时限合格的前提下,换用黏性较强的粘和剂,增加粘合液浓度,减少大量细粉产生。在压片机上安装预压凸轮,采用二次压缩。预压凸轮进行预压时,能排除细粉中含有的一部分空气,当冲模运行至终压轮下面时压缩成型[3]。
适当地降低压片机压片压力,减少弹性内应力,减低其弹性回复率,同时适当减慢压片速度。筛去部分细粉,适当减少润滑剂的用量。另外,应注意颗粒应混合均匀,避免因混合不匀造成的裂片。
1.3.2颗粒太干、含结晶水药物失去过多造成裂片
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能够增加脆碎粒子的塑性变形、减少弹性、增强片剂硬度,是片剂压片成型的基本条件;如果水分含量太低,在压片期间降低物料间黏性,形成的颗粒强度不足,则加压后易产生顶裂。但如果颗粒的含水量太高也会使片剂硬度降低[4]。
解决方法:
在工艺摸过程,经过含水量考察试验得出压片颗粒合适的含水量范围,通过烘干温度、时间及环境湿度等参数将颗粒含水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1.4
设备机械
压片机压力过大,由于反弹力大而裂片。
解决方法:
适当调节压力,减少弹性内应力。
1.4.2车速过快
解决方法:
适当减慢转速,延长压缩时间。
1.4.3冲模不符合要求,冲头有长短,中部磨损,其中部大于上下部或冲头向内卷边
由于冲模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磨损,以致上冲与模圈不吻合以及冲头向内卷边,压力不均匀,使片剂部分受压过大而造成顶裂。模圈使用日久时,模孔中间因摩擦而加大,以致中间直径大于口部直径,这样在片剂顶出时亦会裂片。
解决方法:
改进冲模配套,及时检查调换[5]。
1.5
环境
压片室室温低、湿度低,易造成裂片,特别是粘性差的药物容易产生[5]。
解决方法:
调节环境湿度及温度。
Part
2
结论
裂片是片剂生产中常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国外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裂片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一些研究者认为裂片与受压材料的可压性及受压时的压缩行为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由于片剂压成后,在减压过程中产生单轴向张力,如果是三轴向同时减压则可避免裂片现象。还有些学者考察了受压材料的应力集中问题。但由于影响裂片的因素较多,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全面反映裂片问题的结论[6]。
参考文献
[1]王洪光,张汝华,刘璐.对乙酰氨基酚片剂裂片的倾向性预测[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2):61-64.
[2郑桂玲,黄自立.复方双黄片裂片解决方法的探讨.亚太传统医药,2008,4(5):94-96.
[3]刘建新,邵云.压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国药房.1995,6(3):40.
[4]黄炎海,杨雪莲.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国制药装备.2009,10:40-43.
[5]李莉,凌磊,周分田.氨酚伪麻美芬片Ⅲ裂片原因及解决办法.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46-48.
[6]师向荣.制剂压片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药业大观,2001,10(3):17-18.
撰稿人 | 恒瑞康达医药
责任编辑 | 胡静
审核人 | 何发
必看视频
推荐阅读
持续工艺验证是生物工艺管理的重要环节!
质量源于设计在制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无菌粉针剂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评估与分析
本文来源于恒瑞康达医药,仅供交流学习。由“制药工艺与装备”平台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制药工艺与装备”公众号,获得最新制药业创新技术、新闻动态等热点话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