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創意有限公司 FLYING FISH CREATIVITY

飛魚創意有限公司 FLYING FISH CREATIVITY

寫在前面

漫畫作為圖文共同敘事的媒介,除了圖像以外,文字的部分也同樣重要;然而,在「如何正確地處理漫畫中的文字」——也就是民間俗稱「嵌字」或「鑲字」的這個環節上,我們很遺憾地看到絕大多數讀者、甚至包括許多著名的本土漫畫家們,都還沒形成一個專業的、正確的認識。這也難怪,因為大部分國內的漫畫作者或愛好者是向日漫偷師,而日漫小作坊式、助手傳承式的創作模式導致了信息流通上的局限。而在團隊分工明細化的美漫界,則有「Lettering」這個專門的環節,每本團隊創作的漫畫也都會有專門的嵌字師來精心調配對話框的形狀、字體的選擇、字形的效果等等。

嵌字這個工序,是每位畫漫畫的人都應該掌握熟練的專業技巧。同時筆者也認為,對於無須執筆的廣大讀者們來說,若能了解嵌字方面的知識,今後在閱讀漫畫時,也就更能享受領略其文字排印之美、更能品味漫畫家在嵌字上的精緻用心。因此,抱著普及知識的動機,今次我們請來美漫界專業的嵌字大師Nate Piekos(他與筆者也是私下的好友),漫言在洽談後獲得了他家網站Blambot系列文章的官方獨家翻譯授權。《漫畫嵌字的文法和規範》便是此系列的第一篇。

希望本文,對無論是想要提高自己作品水平的漫畫家,還是想要了解嵌字知識的讀者、愛好者,都能有所幫助。敬請閱讀!

漫言編輯

Karuto

作者簡介

Nate Piekos踏入美漫界二十餘年,曾在Marvel、DC、Darkhorse、Oni Press以及諸多獨立漫畫出版社旗下擔當嵌字師,為超過500部漫畫作品做過嵌字,包括《鋼鐵俠》 、《神奇四俠》、《夜魔俠》、《地獄男爵》等家喻戶曉的著名漫畫系列。Nate於1999年設立自己的事務所兼字體設計工作室Blambot,他的字體作品在漫畫界之外也享有盛譽,客戶曾包括微軟、Six Flags、Gap、《紐約客》等國際大牌。Blambot官網上,目前也提供各種英文漫畫字體的設計與授權服務。

漫畫嵌字的文法和規範

原作: Nate Piekos

翻譯:申公豹

編校:瓜阿宅、Karuto

特別鳴謝Todd Klein,Clem Robins,Scott Allie 與Jason Arthur 對本文做出的貢獻。

考慮到語法上以及美學上的慣例,漫畫中的嵌字過程是非常獨特的。下面我將羅列一張表,其中涉及的每一個例子,在每個嵌字者心中都會形成一定的規範。所展示的大部分例子都是基於傳統用法,同時攙雜了一些現代行規以及一些基於我多年從業經驗的個人意見。大部分這些規範都是在Marvel 和DC 漫畫公司中被實際採用的。但是即便是在同一家公司之內,這也會因每位編輯的要求而異。我經常被要求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或是打破這些規則,因為「這看起來更好」,而更常見的理由則是出於某格分鏡的空間限制。

作為一個嵌字者,你總是會看到來自那些不懂規矩,或是壓根不在乎這些規矩的作者們所撰寫的腳本。(不過就我所見,那些最好的作者都是精通這些規範的。)而至於是否要找出這些編輯們遺漏的不規範之處並將其進行修正,這取決於你自己。

星號(ASTERISK)

在對話中出現的星號代表了編輯的標註,指向該對話框或是該頁中某處的標註。一般用於提醒讀者更多信息能在另一期刊物或是另一本漫畫中找到。有時候也被用於解釋由首字母組成的縮略詞。

氣泡框尾(BALLOON TAILS)

一個氣泡框尾應該盡可能地指向說出此對白的某個人物嘴巴處,就像有一條無形的延長線將人物的臉部和氣泡框尾相連。盡可能避免氣泡框尾指向人物的其他部位,比如手、腳等的情況出現。氣泡框尾應該在氣泡框和人物頭部之間總距大約50-60% 處收束起來。

黑體加粗(BOLD)

在漫畫對白中幾乎不會僅僅只用黑體加粗效果。比較有代表性的呈現方式是用斜體且加粗,這常用於集中強調對話中的某個關鍵字眼。有時候你也可以用上一些非常規的對話字體,事實上,那比單純採用加粗來的效果更好。我經常在獨立刊物和地下刊物中看到這類表現方式,而它們往往能為讀者帶來更加特別的閱讀感受。

融合邊框(BREAKING BORDERS)

類似對接邊框,這一類表現手法,是由白色氣泡框和畫面分鏡格的白色邊框相融合而成的。是否選擇這種手法完全由個人喜好決定,但這種技法似乎在手工嵌字中更加流行。我懷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種手法會為數碼式嵌字工作增加一些額外步驟,同時增加將對話框等調整妥當,直至呈現美觀效果所需要的時間。同時請謹記這一點:如果一本書中的邊框並不是白色的,採用這種手法,你可能無法保持格式統一。

氣泡框尾(BREATH MARKS)

又名為「貓鬍鬚」、「螢火蟲」或是「魚尾紋」,呼吸標誌經常以三條小連接號垂直排列的方式呈現,多用於一些咳嗽聲或是噴濺聲的前後。呼吸標誌所援引的文字可能會以斜體、小寫字母或加粗的方式呈現。目前尚無特別嚴格的規範。我通常都會採用斜體。如果咳嗽很嚴重,那麼我會採用加粗的方式。如果你在某個開頭或是結尾用了這個符號,但是其中卻沒有文字,那麼這個看起來很像小小爆發的氣泡,一般代表了某個人物的死亡或是喪失意識。這種呈現方式往往被用於波浪氣泡框中文字的結尾處。

爆發式氣泡框(BURST BALLOONS)

爆發式氣泡框主要用於表現人物是以吼叫的方式說出對白。和電波狀氣泡框相比,它的樣子看起來更加不規則且混亂,對話框邊框也或許會粗一些。爆發式氣泡框內的對話往往被加粗,同時某些特定的字眼也被放大,甚至加上了下劃線用以進一步強調。另外一種表現力稍遜的形式,則是整體相對規則,但在氣泡框尾和氣泡本體連接處以爆發式的方式來呈現。

對接邊框(BUTTING BORDERS)

又名為「錨固式」、「頭條式」和「側邊欄式」。這是在空間不足的緊湊分鏡中鑲字的最佳利器。基本的形式是裁平氣泡框對話框上部,然後將其置於邊框上與之重合。當作者給你猶如葛底斯堡演說那樣大段的文字,而畫家僅僅給你一點點空間的時候,這種形式就很實用了。試著將氣泡的向左邊框、向右邊框與向中邊框三種對齊方式靈活混搭,可以藉此改變漫畫的觀賞與敘事節奏。

標註(CAPTIONS)

在漫畫中,有5種標註:「時間」、「地點」、「內心獨白」、「已經說過的對白」、「編者按」。時間和地點的標註可以沿用和普通對白一樣的字體,只要將其放在標註框內並打上斜體即可,或者它們可以用短粗塊狀的無襯線字體來表示。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都是以斜體呈現的,同時也可以配以小寫字體、首字下沉或是外輪廓進行表現。代表內心獨白的標註,現在大都取代了舊時的思維氣泡框,表示內文是人物的內心聲音,它們一般都採用斜體。而對白標註,則是用於表現那些未出現在畫面中的人物的對白。它們一般不用斜體表現,但是常常以引號特別標註出來。最後,編者標註則代表了作者或是編者的話,這也是用斜體進行標註。

橫條I(CROSSBAR I)

這或許是嵌字新手常犯的最大的錯誤。一個頂端和下部帶著橫條的「I」字母,事實上僅僅用於表示人稱代名詞「我」。除此之外,唯一可行的用法是用於首字母縮寫名稱中,比如「FBI」。其他情況下,這一字母必須僅僅只是單純的豎條「I」。但是有時候你也會看見橫條「I」被用於某人以「I」開頭的名字中,至於這種用法是否正確,我覺得尚需討論。

雙破折(DOUBLE DASH)

在漫畫中是沒有西文破折或是短破折的,一直都只有雙破折號。它僅僅用於某個人物的對話被打斷了。雙破折號和省略號是不可互換使用的,即便很多 ​​作者會交換著使用它們。鄭重聲明,在雙破折號中,只有兩條連接符號。這話聽起來完全是常識,但是你會為現實中有多少行家不知道這一點而驚訝。

雙輪廓氣泡框(DOUBLE OUTLINE BALLOONS)

採用雙輪廓氣泡框的目的和爆發式氣泡框一樣,是為了強調其中的對話。對話框的尾巴可以任意和內外輪廓相連接。同時背景輪廓常採用純色填充或是鮮豔色彩。其表現方式有很多,取決於嵌字者的選擇。

首字下沉(DROP CAPS)

特殊首字母大寫,代表放大或是裝飾標註中的首字母。它有非常廣泛的表現風格以及尺寸大小,對其形式的選擇往往代表了一名嵌字者的獨特風格。有時他們在每次內心獨白標註的開頭採用該形式,或是僅僅在時間/地點標註中採用。

省略號(ELLIPSES)

省略號主要被用於某個人物的對白減弱直至消失的場合下。如果一個人物在說話,他的聲音漸弱,然後在另一個氣泡中繼續同一個對話時,你必須用省略號結束前一段話,並用省略號作下一段話的開頭。使用省略號的另外一種場合,是一個人物的台詞很呆板、僵硬,或是他因為身體不適的原因而暫停對話。那些受傷的或是即將失去意識的人物,他們的對白往往會採用省略手法,並配上波浪氣泡框。省略號應該由僅僅三個句點組成,但是事實上,你往往會看到四個或是更多句點組成的省略號,這一種不專業的錯誤表現。

外放式對話(EMANATING DIALOGUE)

當一個人物在鏡頭之外說話,比如從門後或是在建築裡說話,那麼對話框尾會在聲音來源處結束,並在尾部配上一個小型且多凸角的爆發形狀。嵌字者們經常在這個爆發形狀上發揮各自的創意,有時候給它加上曲線,有時將它做成不規則的星形,甚至有時用上特別的形狀,比如像一對呼吸標誌般的造型。

外國語(FOREIGN LANGUAGES)

當一個人物說外國語時,每一段對話都會以小於符號開頭並以大於符號結尾。一般來說,當這種外語初次出現時,在文字最後會附上一個星號,用以指向後續的編輯標註,從而解釋原文是從何種語言翻譯過來的。

中空音效(HOLLOW SOUND EFFECTS)

這是一種相對新穎的、用以表示音效的手法。中空音效有一個外框輪廓,但是其中心是透明的,因此音效字體背後的畫面內容依然可見。這種手法常在空間受限或是需要突顯畫面衝擊力的情況下使用。

連接號(HYPHENATING)

連接號常用於連接長單詞,從而使其匹配對話框的大小。在這方面上沒有固定的規範。但是一般來說,大家都認可一種觀點,即:盡可能避免使用連接號。即使真的要用,也只應該在出現複合詞的情況下使用該符號。

斜體(ITALICS)

斜體的應用是很廣泛的:斜體對話被用於內心獨白、傳統式的時間/地點標註、編輯按標註、思維氣泡框、任何非英語的外語單詞,或是像電波氣泡框那樣,表現任何通過電視、電台、通信器而傳遞的聲音。有時候,你也會見到斜體被用於非語言性的詞中,比如「啊!」「嗯!」「哼!」「哈!」等,抑或是和人物的低語合用。除此之外,斜體也被用於表示非英文單詞以及電影書籍等的標題。

相連氣泡框(JOINING BALLOON TO BALLOON)

氣泡框與氣泡框直接相連,該形式往往代表同一個思維過程。兩個或是更多的氣泡框相連,表示同一個話題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執行。畫面空間的限制,往往是這一格式規範被破壞的主要原因,而這時候你或許就得用上連接標識了。

帶連接標識的相連氣泡框(JOINING BALLOONS W/ CONNECTORS)

在以下兩種情況中,我們會用帶連接標識的相連氣泡框。其一,是當一個人物連續表達兩個獨立的觀點的時候;其二則是當兩個人物在​​對談中發言,或是兩者的對話一來一往的時候,他們的對話氣泡框將會交錯排列,並以連接標識相連。當有空間限制時,則可能需要違背這種格式規範,而採用氣泡框直接相連的方式。

全小寫字體(LOWERCASE)

除了 ​​目前Marvel漫畫公司在某些漫畫中所採用的句框形式以外,全小寫字體一般用於表示非語言性的語氣助詞,比如「嗯」「啊」「唔」等。根據經驗來說,任何不含實際意義、更像是噪聲的表音字,都應該用全小寫字母來表示。在此情況下,斜體也是可選的,但非必須。有時候,全小寫字母也被用來暗示說話者正在低語。

音符(MUSIC NOTES)

一個單獨的音符一般表示口哨聲。你會經常看到,在對話框中出現一到兩個音符,而那代表了歌唱。被唱出來的對白則往往用斜體表示,並配以波浪形的基線。

數字(NUMBERS)

除非代表日期、編號、名字的一部分或是極大的數字,對話中的數字一般都需以字母拼寫的方式呈現。比較普適的標準是,超過20 以上的數字即可用數字形式表示。

脫框對話(OFF-PANEL DIALOGUE)

當一個人物自畫面外說話時,氣泡框的尾巴一般會碰上畫面邊框。有些編輯偏好使用不收束的氣泡框。這種脫框對話的氣泡框尾可以是平滑的形狀,或是S 型。

與邊界重疊(OVERLAPPING BORDERS)

將一個氣泡框重疊置邊框之上,這看起來像是外行人的做法。但偶爾在空間限制較大時,這也會是不得已的選擇。絕大多數情況下,選擇用融合邊框的方式將氣泡框和邊框相連效果都會更好。如果你實在不得不採用重疊邊界的方式,那麼就在整本書中都採用這種方式吧。這樣看起來,它就會像是一個風格上的特色。否則將其單獨呈現,則會太過突兀。

問號以及感嘆號聯用(QUESTION MARK/EXCLAMATION POINT COMBO)

它僅應用於大聲呼喊出的問句中。一般來說應該先用問號再用感嘆號,但這一規範相對寬鬆。Marvel漫畫公司堅持這一規範,同時我也贊同這一做法,因為很可能文字本身已經為了強調叫喊的狀態而被加粗或是放大了。所以這個很可能是讀者在視覺上所能接收到的唯一提示,用以表明這句話是一個問句。因此,我們需要將問號置於感嘆號之前。

引號(QUOTATION MARKS)

當人物在鏡頭以外說話時,引號應用在對白標註中。在系列對白中,當內文包含超過一個標註的情況下,你應該在每一個標註框的開頭都用上一個左引號,但是只能在最後一個標註的結尾處用上右引號表示結束。如果兩個或以上的人物的對話出現在對白標註中,那麼必須在每人說完自己的話之後,以及在下一個人開始說話之前加上引號。對白完結時,句末的標點符號必須置於右引號之前。有些編輯更是會進一步要求,即便整段標註文字跨越到下一頁,在當前頁的末尾也必須用上右引號來完結。

電波狀氣泡框(RADIO BALLOONS)

它們也被稱作「電子氣泡框」。當其中文字是來自電台、電視、電話或是任何形式的揚聲器的,它們都會以斜體呈現,並置於電波狀氣泡框中。最常見的版本是周邊附帶突刺的氣泡框,一般還會帶著一條閃電式的氣泡框尾。數十年來,嵌字者引入了各種其他的氣泡框類型,並為大眾所接受(詳見範例)。這些變化逐漸將電波狀氣泡框和爆發式氣泡框區分開來。

粗糙氣泡框(ROUGH BALLOONS)

主要被用於怪物的對話中,和怪物式的字體一起合用,用以代表那些令人毛骨悚然或是扭曲的語調。

小對白配大氣泡框(SMALL DIALOGUE/BIG BALLOON)

比常規更小的字體,往往用於表示人物的小聲嘟囔、自言自語或是怯懦的話語。你往往可以看到氣泡框中留有大量空白。這種形式有時也用以表示低語。

音效標點(SOUND EFFECTS PUNCTUATION)

通常來說,除了卡通化和誇大效果以外,音效是缺少標點符號的。近年來,特技效果標點看起來也已經老套落伍了,因為主流媒體設計師們經常嘗試在圖像廣告中採用這些受漫畫影響的音效,從而喚起所謂「漫畫感」。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就是近來Gap 童裝所創並用於店內橫幅的廣告。其中所用的漫畫音效形式,令我想起60 年代的蝙蝠俠電視動畫。這類音效形式,是被設計給那些並不真正了解漫畫嵌字藝術的消費者的,使之能夠盡快感受到所謂「漫畫感」。

空格(SPACES)

你不需要再在句子的句末標點後用上兩個空格了。一個空格已經足夠了。此外,在省略號和雙破折的前後,都不需要加入空格。

心靈感應氣泡框(TELEPATHIC BALLOONS)

當一個人物用心靈感應進行對話時,對白文字可能採用斜體表示。舊時所用的心靈感應氣泡框,看起來就像一個思維氣泡框,但是它還會在各個對角處帶有呼吸標誌。時下許多嵌字者選擇放棄沿用過去的傳統風格,而採用更加創新的方式來呈現。

思維氣泡框(THOUGHT BALLOONS)

近年來,由於漫畫家們更加偏好使用標註來表現內心獨白,因此思維氣泡框已經逐漸不再流行。在思維氣泡框中的文字一般是斜體。而思維氣泡框的尾巴往往都是用一連串小型氣泡框組成,同時指向人物的頭部,而不是像標準氣泡框尾那樣指向嘴部。一般來說,在思維氣泡框和人物的間距上,要分佈至少三個逐漸變小的氣泡。

波浪氣泡框(WAVY BALLOONS)

又名「弱氣泡框」,它被用於表示人物處於身體不適狀態。其中的對白往往看起來比較呆板,且以省略號的形式割離打斷。同時整體氣泡框和氣泡框尾均呈現晃動狀態。當人物逐漸死去或是喪失意識,他們的對白文字會變得越來越小,且結尾處會配上一對呼吸標誌。

低語(WHISPERING)

在傳統情況下,低語這一狀態,是通過由短連接線組成的氣泡框來表現的。而近來更為人所接受的表現方式,則是將氣泡框和對白用所謂無聲方式表現,即灰色淡出。或是以小寫字母配上小對白和大氣泡框的方式來表現低語。此外,斜體也是一個可能的低語文字呈現方式。

資料來源:漫言MANGATALK

相关推荐

学习外语的最佳理由
bst365官网

学习外语的最佳理由

📅 08-12 👁️ 3284
泰国人气最高10大女明星排行榜
365bet英超

泰国人气最高10大女明星排行榜

📅 08-19 👁️ 5726
超市用的什么收银软件?超市收银系统十大排名浏览2024-06-24